“俏皮话”——是辽北大众的习惯叫法,字典里称它为歇后语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学形式,歇后语在我国古已有之。《旧唐书》就记载过一个叫郑綮的人,说他最爱用“歇后”的语句写诗,并有一定影响。但那时由文人杜撰出来的歇后语,多为旧成语的演绎,象什么称“兄弟”为“友于”,称“日月”为“居诸”等,既不通俗,又文理欠佳,故不能于社会上广为流传,后人也就无意效法。这里稍事提出,只为记取渊源而已。
今天意义上的歇后语,则是由广大劳动群众创造的。它的最大特点,就是形象生动,诙谐风趣,并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。辽北人说它“俏皮”,原因也在这里。歇后语的结构形式,与谜语很相似,盖由前、后两个部分组成。前部分象谜面,是为载体,多用比喻的方式推出,而后一部分才是本意的说明,犹如谜语的揭底。
在歇后语的修辞方法中,除以比喻为主外,很多还掺有双关、夸张、拟人等成份。
除字面意思“边走边看”外,还隐藏着一层在特定环境下,或质疑,或威胁等双关语意。
岔为权之谐音。亦属一种双关。
为了强调说话的份量,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,是为夸张。
辽北土生土长的歇后语,均有着十分浓厚的生活气息,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。下面例举一些,以飨读者。